2016年5月6日 星期五

江日昇的《臺灣外志》

《臺灣外志》是江日昇在清康熙年間花了約40年(1683-1723)心血寫成的一本《台灣史》(期間還曾遭構陷入獄),其中引述鄭成功的話,說:「夫鳳凰翱翔千仞之上,悠悠於宇宙之間,任其縱橫所之者,超超然脫乎世俗之外也。……豈有含鳳凰而就虎豹者哉?」一片孤忠,驅船渡海與荷鏖戰九月方取得台灣,旋即南北奔波,寓兵於農,曰:「大凡治家治國,以食為先。……故昨日躬身踏勘,揆審情形,細觀土地,甚是膏腴。當做寓兵於農之法,庶可餉無匱,兵多糧足。然後靜觀釁隙而進取。」六月即盡瘁。

被稱為「海外荒服未闢之地」的台灣,康熙在1683年取得之後,首度納入天朝版圖,他很好奇地問克臧之大舅子二受,「何故鄭經能經營台灣20年,還能率軍西征『天朝』?」二受提及其父陳永華啟經曰:「昔成湯以百里而王、文王以七十里而興,豈關地方廣闊?實在君好賢,能求人材以相佐理耳。今台灣沃野數千里,遠濱海外,且其俗醇;使君能舉賢以助理,則十年生長、十年教養、十年成聚,三十年真可與中原相甲乙。何愁侷促稀少哉?今既足食,則當教之。使逸居無教,何異禽獸?須擇地建立聖廟、設學校,以收人材。庶國有廣士,邦本自固;而世運日昌矣。」

1662年隨鄭經來台者多是明朝遺老,畢生舞文弄墨,陳永華敦請他們在全台各地所建之學校「明倫堂」教學包括原住民,台灣自1664年起文風即盛,來台軍士多為單身,幸得原住民款待陌生人,娶得原民少女為妻,生生不息。

身為鄭成功海軍將領之後,有幸生在府城,自幼在崇安街-成功路-米街,進出寧靖王府、孔子廟,細思:先祖開闢府城碼頭建立全球通路造福鄉親,先祖父郭標替日本人填平台江內海、建造運河及沙卡里巴,卻因拒絕用郭家船隊替日軍載運「慰安婦」而慘遭奴婢出賣夥同日軍抄家,台南首富郭標之名被從地上除滅。讀史可知興替,先祖父謹記鄭成功所言:「鳳凰翱翔天際,豈有像虎狼逐獵於山林之理?」嚴守分寸,雖然家破人亡,但歷史的長河仍不會遺忘。至於今日高舉日本時代教育有多成功者,當好好讀《臺灣外志》以了解台灣的教育乃源於1664時日本仍在幕府時代動盪不安;又所謂「轉型正義」者,是否應先向原住民道謝及道歉----


作者郭立昌生長於台南府城,1974年創辦成光精密工業公司於台南永康。